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检察文化 > 检察文苑 > 正文

公诉席上的“法治梦”

信息来源:  加入时间:2017-12-06 18:51:22  点击:

蕉岭县人民检察院  钟丽香 陈婷婷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不仅对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与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声同频共振,与检察干警的心声紧密相连。
  我自2006年进入检察院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刑事检察工作,先在侦查监督科工作了5年,2011年从事公诉工作至今。作为一名基层院的公诉干警,我办理的案件没有大到惊心动魄、轰轰烈烈,更多的是每天默默重复着阅卷、提审、出庭等平凡琐碎的程序。七年的磨砺让我褪去了曾经的稚嫩和浮躁,成长为一个内心坚定、行事沉稳的检察干警。
  “以无情的目光论事,以悲悯的目光看人。”在我的理解中这应该算公诉人的一种情怀。作为公诉科一员,要对办理的每一件案件负责,因为每一件案件都关系人生命运,每一条证据都涉及司法尊严。我始终忘不了一个人的眼神——邓某,一个矮小精瘦的男子,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等8项罪名的主犯,和他一起涉案的还有14人,30几本案卷堆得像座小山,审查过程在科长的带领下和同事们没日没夜的努力下顺利完成。当我在起诉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想起邓某一言不合就拿枪指着手下脑袋的场景,我不寒而栗。庭审时邓某作为第一位被告人坐在我右前方,近乎触手可及。在我宣读起诉书时,他像一只盯着猎物的鹰一直盯着我看,眼神里充满了凶狠和怨恨。我压下心中的丝丝慌乱,镇定地完成了一整天的庭审。最终,法院判处了邓某17年有期徒刑。判决出来后,当地的百姓们拍手称快,而我却始终忘不了他在庭上看我的眼神。如今的我早已不再有当时的恐惧,但这个眼神对我而言却是一个警示,警示着我要不畏艰难,坚定立场,不忘初心,时刻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
  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对我而言不仅是一份工作,我的一举一动、一念一想都可能牵动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影响一个人的自由、声誉、家庭。我常常告诫自己:要时刻牢记“人民检察”四个字,把立检为公、司法为民的宗旨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在服务群众上既要有“愚公”的意志,做到坚定不移,又要有“巧匠”的精神,化解纠纷。有一句话我记忆犹新:“姑娘你是个好人,会有福报的。”这是一个故意伤害案的被害人在收到我们送达的对伤害她的人作出不起诉决定书时,她握着我的手诚恳地对我说的一句话。我真诚的回答她:“曾阿姨,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当事双方是邻居,因一块土地权属问题发生纠纷,嫌疑人带着电锯去锯争议地上的树,被害人上前阻止,拉扯中电锯锯伤被害人腹部致轻伤。讯问时,双方各执一词,凭经验判断这类轻伤害案件将嫌疑人起诉到法院判刑最多六个月,往后两家的结怨会更深,等到矛盾再次激化时不知会生出什么事端来,想到这些我无法心安。我记不清自己打过多少次电话给当事双方,磨破嘴皮子终于才做通了和解工作。同时,我趁机引导双方将土地权属问题一并理清楚,最后矛盾消除,双方皆大欢喜,我也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案情百态,折射世间冷暖,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前提下做到宽严有度,罚当其罪,这正是刑法的温情所在,正是我作为一名公诉人的情怀所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能臣。司法是将法律付诸实施的活动,公正司法必须置于“良法”的约束之下。我作为司法体制改革参与者、见证者,对司法改革有诸多期许,也有几分彷徨和迷茫,从“检察官”到“检察官助理”这个身份的转变曾让我无所适从。随着司改工作的逐渐深入,面对司法改革带来的机遇挑战,我在内心反复地问自己:“我内心真正热爱的是什么?”司法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每个检察干警必须正确面对和积极参与的大事。而我作为一名80后的行动者,更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虽然我的经验比不上70后的中流砥柱,资历比不上60后的开朝元老,但我却始终热爱着检察事业。不管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都是检察队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当对我们所从事的检察事业充满认同感和荣誉感。司法体制改革不仅要依靠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在岗的每一位检察干警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改革具体措施,做好司法改革的试金石和磨刀石。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检察机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建设者和促进者,在圆梦新时代,筑梦新检察的开篇之际,我不禁思考作为一名公诉人,我该有什么样的梦?不办错案?不徇私情?不,这还不够。党的十九大给司法人更高更远的目标,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应该秉承“法治中国”的梦想,恪守“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职业信仰和行为准则,始终牢记法律人的坚守;以学习实践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检察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添加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