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检察文化 > 检察文苑 > 正文

笔尖上的日子

信息来源:  加入时间:2019-08-09 10:52:20  点击:

蕉岭县人民检察院     陈婷婷
 

  进入基层检察院工作3年有余,却不敢自称“检察人”。原因很简单,我并不从事检察业务工作,而是在办公室。

满纸法律言,一把辛酸泪。

      办公室承担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对外交往、会务保障等综合性工作,作为基层检察办公室,其参谋、协调、服务、督办职能也不容忽视。这里没有“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悠闲与安逸,而是每天与时间赛跑的紧张和忙碌,过着“笔尖上的日子”。初到办公室,满怀激情,整天觉着时间不够用,上下班路上都得想着材料怎么写。基层的办公室工作不单单是一个岗位、一个角色,而是兼具了写手、小编、摄影、秘书、行政等多重角色。搞宣传,要延展自己的新闻触角,得经常去各科室跑跑;拟简报,跟着办案人员到现场采风,挖掘宣传点;写汇报,要了解政策、熟悉院情,还得挖空心思地构思文章结构、布局;做新媒体,不仅要会点技术活,形式要活泼,内容还得用心、走心才能让受众“比心”。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做办公室工作,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得有“痴心”。这“笔尖上”的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语言功底以及实践的磨砺。很多地方的基层检察院并未设立法律政策研究室,调研工作完全由作为综合部门的办公室承担。法律研究不仅要紧扣检察主责主业,深入思考检察工作发展内力,还要联系社会发展大局、深入检察实务,积极探索和思考服务服从中心工作新理念新路径。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得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神,若是精心准备了很久的稿件被刊发,拿到报刊杂志竟然发现有用词用语错误或不通顺之处,心情简直比吞了一只苍蝇还难受。

执笔守时信,初心终不悔。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员分类管理开辟了一条走向“高素质专业化”的通道,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和工作效率,促进公正司法。具体到办公室,人员分类管理的改革能够促使服务保障检务工作更加专业化,以文辅政、参谋助手作用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办公室工作事务繁琐,同时还承担着法律研究的相关工作,法律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专题调研、法律政策研究、检察委员会日常工作等,在未设立法律政策研究室的基层院亦由办公室人员组成的检委办对检委会讨论的案件提出程序和实体意见、督办检委会决定事项。实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司法行政人员发展空间有限,且山区基层检察官办案压力比经济发达地区较轻,有检察官资格的年轻干警大都不愿到办公室工作,在改革后的一段时期内,基层院办公室人员或将更加紧缺。办公室人员应当如何应对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我认为一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检察体制改革全过程,强化办公室人员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到办公室综合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办公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适应改革的需求。二是按照司法体制改革精神,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后,不同类检察人员的招录方式、条件亦不同。通过调剂司法行政人员岗位、统一招录等方式,将政治素养高、责任意识强、综合协调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办公室;针对信息宣传调研工作是办公室“龙头”工作的特点,在招录时建议多定位于中文写作、新闻媒体等专业,以更好地宣传检察工作,提高检察工作在群众中的认知度。三是要积极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新形势,熟悉“两微一端”新媒体的应用,善于与网民互动,提高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学习,熟悉了解检察业务知识,不断提升法律素养,防止出现“外行管内行”的现象。
  时光在笔尖匆匆流逝,基层办公室工作不在朝夕的激情,而在于长情的演绎。个中苦与乐,感悟尤其多,执笔守时信,初心终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