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检察文化 > 检察文苑 > 正文

闲话“支教”

信息来源:  加入时间:2019-06-28 16:14:05  点击:

蕉岭县人民检察院    黄禅旭
 

       支教,是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用以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现状。大到央视记者柴静笔下的德国友人卢安克,中国影视明星江一燕,小到我们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他们都是浩浩荡荡支教大军中的一员。
  支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4年,当时我国的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联合实施开展了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支教”活动,组织大批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和受灾地区,“支教”由此慢慢发展起来。我第一次接触到支教是通过我初中同学的QQ空间,刚上大学那会儿微信还没有问世,大家都喜欢把自己的生活点滴发到QQ空间上。某天我上网时发现那位同学的QQ空间上传了一些她在大山里跟一群小朋友一起上课玩耍的生活照,照片上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纯真的笑容瞬间触动到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个时候我脑子里第一个想法就是:我也要去支教。可是我就读的大学并没有支教项目,我也顾虑参加校外的支教团队会有风险而没有选择参与,于是我的支教愿望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中。
  虽未亲身投入到这项公益事业,但这些年我一直没有忽略过对支教的关注,尤其是最近两三年,关于短期支教的一些负面新闻让我颇有感触。负面新闻的来源说起来很简单:对于大学生来说,去支教可以拿到实践证书,给自己的简历镀金,以后保研或者是找工作有优势,而且支教的地区往往比较贫穷落后,自然风景保存比较完好,短期支教被当成了旅行。大学生支教到底对山区孩子有没有帮助?这种旅游式的短期支教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真的说起来,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确实缺少老师,但很多短期支教的大学生并不是为了他们而来,把支教当成旅行,把孩子当成旅行中的一个项目,还有一些只是为了来体验生活,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男男女女结伴而来,只是为了换个地方谈恋爱而已,孩子们则成了他们调剂感情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有真心关心孩子,热爱教育的同学,但现如今确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对支教根本没用心去理解过。支教不是为了让我们拍几张照片晒朋友圈,也不是为了感动谁,它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因为那是孩子们的人生。如果我们不是发自内心地向往那片需要知识灌溉的贫瘠土地,不是真心想去满足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神,不是一个有着一定教育工作经验和素养的人,那么,我认为就要慎重考虑自己的支教计划,千万别用孩子们的单纯来寻求自我内心的安宁,别用孩子们的渴望来为自己的简历镀金,更别以支教的名义来旅游。
  当然,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不能因为有部分支教群体存在问题就对它全盘否定。有网友专门针对短期支教做过调查并拍了纪录片,超过95%的孩子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接受支教活动,超过80%的孩子表示大学生在支教授课中“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超过35%的孩子在肯定志愿者爱心的同时,对志愿者的综合评价中这样说:“老师们教学水平一般,但乐于奉献”。首先我们要区分短期支教和长期支教。长期支教是直接去做老师,开篇所说的卢安克便是例子,他在广西大山里支教一待就是10年,像他们这种无怨无悔把自己青春奉献给山区的支教老师切切实实为落后地区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带去了关怀和希望。而对于现在社会热议、褒贬不一的短期支教,我们更要理性地看待。短期支教最大的硬伤就是不连续,其实我们不需要指望具体的支教者有多么大的恒心,我们更需要的是相关的组织、社团的可持续性。短期支教,人肯定是一茬一茬地换,但是如果组织、社团有良好的管理、培训和继承性,换人问题不大。作为志愿者本人来说,要明确自己的身份,配合当地的学校和老师进行教学工作。志愿者需要的不是在支教期间做一个“更好的老师”,而是要让孩子们对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与本地学校和老师的交流,让孩子们在志愿者们离开后可以在原有的条件下获得学习的进步。对于支教者本人来说,支教也让他们见到了那些生活不易但依旧勤奋努力的人,让这些当代大学生对更多“生活”“理想”和“家庭”等概念有更深入的体会。
  如今我早已不是那个满腔热血的学生哥了,但我依然时不时会问自己:你还想去支教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未来有朝一日有机会让我去支教,我会义无反顾。毕竟有支教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美好事情,又多添一桩。